2009年4月12日 星期日
介紹本期美國公共電視優質節目 -- We Share Remain
跟台灣公共電視一樣﹐美國公視(在我們新州中部收看得到紐約公視Thirteen)也常推出很有深度的人文報導。其中有一個單元叫做American Experience﹐主要在介紹型塑美國當今文化裡的各類歷史事件。值得一看的是敘述這些事件的方式﹐除了介紹“傳統官方版”之外﹐還採取多元涵蓋另類的角度加以探討。
在台灣所讀的美國歷史﹐不外是國民黨教育單位編輯的資本主義標準版。民進黨執政時期對美國文化的了解﹐也一樣停留在這版而已﹐沒有及時表達更廣更深的企圖。基本上﹐台灣人對歷史的解讀受到制式教育的限制﹐只知道是知古鑑今﹐而且以為歷史自有真相。而不了解歷史解釋的觀點和史料本身一樣﹐負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歷史必須不斷地受到檢視和解讀來發現新義﹐指引一個社會走向未來。
從四月13日開始﹐American Experience這個單元開始一系列重新探討美國原住民歷史的節目﹐名稱叫做We Share Remain(我們必定存留)。這個系列跟以往很不同的是由美國原住民導演和演員來重演重要歷史事件﹐用原住民現今的觀點來看整個美國歷史﹐所以不是單純介紹原住民各地各族文化的傳統“宣導”影片。
比方說﹐我們知道感恩節在美國是重要文化節日。伴隨這個節日的歷史故事不外是清教徒搭乘五月花號到新英格蘭﹐受到原住民的幫助落腳安居。用此來宣導移民成功對天表達感恩的心情。但是﹐當初跟清教徒接觸的原住民到底有什麼原因願意提供援助﹖而在這良好關係建立之後﹐為何只過一代就惡化﹐演到最後竟然是我們台灣人說的“乞丐趕廟公”的荒謬悲慘結局﹖
還有﹐美國舊版歷史教科書以及電視電影﹐都說美國歐洲移民的西進是“拓荒”。從美國原住民的觀點來看﹐這片土地本來就住著各種人﹐這些歐洲白人是蠶食侵略﹐逐步併吞各個原住民部族建立的獨立國家﹐不只使其亡國﹐還幾乎將所有原住民﹐假借給予自由的理由﹐實際上是把人強制集中拘禁到貧瘠的“保留區”去﹐還設學校對原住民兒童實施“感化教育”。原住民早期的處境﹐實在沒有比黑奴的生活好到那裡。
比照台灣的歷史﹐福佬和客家的移民對待台灣原住民﹐幾乎就是這種勢力轉換消長的過程。在清國割讓台灣給日本後﹐新的外來者地位高過所有台灣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新來的中國官僚取代日本﹐一樣在台灣推行殖民式的統治和思想教育。有不少美國人對世界其他地區的歷史非常無知﹐只讀到國民黨和共產黨的中國內戰﹐以為國民黨和其軍民還沒撤退到台灣前﹐台灣原本是沒有人沒有文化的。中國人到台灣﹐也是類似美國人在“拓荒”﹐把“野蠻”的地方開發成反共和延續中國優良文化的“自由中國“。
這種後來者為了求生存﹐找任何借口迫害原住民的歷史循環﹐到底要如何避免﹖
美國原住民因為保留區生活困難﹐後來在遷移的禁令解除後﹐很多人為了追求比較好的生活﹐紛紛搬到都市邊緣﹐成為都市原住民。根據統計﹐目前美國和加拿大都市原住民的人口﹐已經比留在保留區的多。相同的情況也發生在台灣。台灣雖然沒有正式的原住民自治區﹐但是目前住在都會地區謀生的原住民﹐可能已經比留在本鄉的人多。這些遷居他地的原住民﹐變成新的移民。所以誰是原住民誰是移民﹐分割線變得越來越模糊。當我們在看本學期第一片“野性蘭嶼”討論到如何保存達悟族文化的時候﹐忽略了思考那些不住在原鄉的台灣原住民﹐在談到保存自己的認同和文化時﹐對他/我們自己和對社會其他人是什麼意義呢﹖保存﹐是不是就是指回鄉﹑就是指陳封不動﹑就是指抗拒歷史的進展和現況﹖還是指活出自由的意願﹐主動去跨越吸收和跟不同文化的人對照交流﹐以致能使自己的傳統文化產生質變﹐變得更豐富更有韌度和深度﹐才能適應各種環境的變遷來保存流傳下去﹖
我自己是在期待能從這個We Share Remain的美國公視系列﹐來看到嶄新的觀點論述移民和原住民文化的互動關係。這對生活在美國的台灣移民是很切身的議題﹔對住在台灣的人﹐在討論多邊族群的歷史和互動關係時﹐這新的多元文化觀點﹐其實也一樣重要。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1 則留言:
暑假去了一趟大峽谷,走進原住民的部落,發現美國文化的強勢入侵,還包括了“垃圾食物“。因為觀光收入,使得比較富裕的族人,飽受糖尿病的威脅。原住民與新移民之間的戰爭,還真是血淚斑斑啊~逛著藝品店,端詳Navajo,Zuni等族美麗的寶石,可以想像他們早已存在的文化,以堅毅與尊重自然的方式生活在“貧脊險惡“的土地。如今,雖然可以自保留區回家了,歷史的傷痕該如何抹滅?從一車車的路邊攤販看來,他們還是社會弱勢的一群。我們很喜歡買來的首飾,也許透過藝術,就算是為了生活,還是可以保存文化的一部份,留下部落的精神。看到這些,很難不想到台灣,我不斷地重建自己的歷史觀點,常常有恍然大悟的經驗。
張貼留言